搜尋:
符合搜尋條件的商品
作者|松浦章 譯者|年旭出版社|博揚 出版日期|2018/07/10本書旨在論述臺灣自19 世紀末甲午戰争後,臺灣島內的農業及漁業的生產迅速發展的同時;產品是如何輸出至海外,文中以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産品包括茶葉、香蕉、柑橘類,以及水產品包括鰹節、旗魚為中心進行論述。本書第一編以「茶葉」產業為中心,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烏龍茶與包種茶的海外輸出狀況。第二編以「香蕉」之農業為中心,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生産香蕉的海外輸出狀況;以及說明大連汽船會社與山下汽船會社如何運輸該產業之狀況。第三編是「鰹節與旗魚」水產事業為中心,分析日治時期臺灣水產品的海外輸出狀況;以及在日人改..
NT 450
作者|甘為霖、翁佳音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12/08國姓爺猶未來,紅毛人還沒走,熱蘭遮城前帆影點點台灣人四百年史的起點,一個野蠻勇敢的美麗新世界 台灣史權威翁佳音證言若精讀,且妥當理解本書,那麼他對荷蘭時代的認識,級數與我同等。 • 由台灣宣道先驅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選取最重要的荷蘭文原檔直接英譯,透過本書即可毫無隔閡地閱讀第一手文獻,因此自1903年出版以來就廣受重視,不斷被後世學者引用。 • 這次前衛漢譯本的修訂新版,由精通古荷蘭文獻的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教授校訂,除了修正少數甘為霖牧師誤譯段落..
NT 650
作者|馬紹‧阿紀 繪者|詹雁子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6/12/30在這條川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泰雅族人和櫻花鉤吻鮭,都在不斷地洄游,不斷地找尋一線生機。 終於,我循著故事情節來到羅葉尾溪,沁涼的山風迎面輕拂。清澈的溪水裡 ,櫻花鉤吻鮭如精靈般自在悠游,當我專注欣賞著牠們水中群舞的同時,那跨越80年的情感洄游也一幕幕展開……——野呂 尤命 1935年,大島正滿完成一本《泰雅在招手》的調查紀行,這也是唯一一本見證了從日治時期迄今,泰雅族人與櫻花鉤吻鮭在面對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下,仍不斷奮力洄游向上,找尋生命出口的軌跡。2016..
NT 380
作者|白睿文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10/29第一本跨界討論、收錄中外學者及創作人對霧社事件研究的完整文集。本書試圖從不同的領域和視角來探索「霧社事件」在當代台灣的歷史地位。八十餘年以來,霧社事件的歷史意義一直不斷地被不同的政權來定義:日據時代,殖民政府用它來證明台灣原住民的「原始」和「野蠻」;國民黨時代,霧社事件被當做「抗日精神」的典範;民進黨時代,該事件和整個賽德克文化又用來強調台灣的「本土意識」和(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台灣身分」。這一路下來,有許多創作者用不同媒介和形式來探索「霧社事件」,包括文學、紀錄片、電影、兒童書、連環畫、詩歌、和音樂。這..
NT 599
作者|許傑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27從北到南走訪各鄉鎮老街,帶回一個個扣人心弦的在地故事,找回老街風華,重現舊時台灣的生活況味。透過一步一腳印的街區漫遊,愛上濃厚人情、愛上這塊土地,屬於台灣,最美的風景。 從街廓延伸出去的,不只是歲月光景,還有各鄉鎮的特色樣貌與在地人情。 到越夜越熱鬧的台版築地市場基隆崁仔頂體驗糶手叫賣;在雨霧中的九份山城巷弄緩慢行旅;漫步菁寮老街的時光長廊感受滿溢人情;喝一口新城老街最人氣的檸檬汁,旅途回憶就像無法忘懷的沁涼酸甜在心裡漾開,然後期待,下一次再次踏上旅程。&n..
NT 380
作者|歐文‧魯特 原文作者|Edward Owen Rutter譯者|蔡耀緯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9/27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
NT 320
Brand: 景澤創意
作者|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03/03你知道八十多年前,台灣有過一場「至今都比不上」的大型博覽會嗎?博覽會帶來人潮與錢潮,而當時周圍店家也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製作特色印章,爭相媲美,供參觀民眾遊訪購物之餘,留下紀念的一記。 如果你沒看過,現在讓你看看,還一次讓你看個過癮!! 陳柔縉全新作品橫跨八十年時空,極致珍藏版!日治史上最大博覽會,超過300枚「珍稀紀念戳章」隆重出土,首度披露!官方紀錄未見、絕無僅有。 一九三五年台灣博覽會期間,一位專做外國人生意的木匠一個章一個章地,蓋得了三百多枚紀念章;八十年後..
NT 850
作者|伊能嘉矩 譯者|吳密察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27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這部「辭典式」的臺灣史書分為「汎論」與「各論」兩大部分。汎論綜述「臺灣地理總說」、「臺灣地名考」、「臺灣政治沿革總說」、「臺灣住民總說」、「土地慣行一斑」。各論則分述「臺北」、「宜蘭」、「桃園」……,以及「恆春」、「澎湖群島」各地之地理與風土。書末並附有「地名索引」,便利查考。 ..
NT 650
作者: 何義麟,蔡錦堂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9/07/051895年後,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無可否認,這50年的殖民統治與經營,對台灣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統治初期,日本政府曾受到台灣人激烈的抵抗,但很快建立了以總督府為中心的統治體制,並積極推動許多建設與開發。在日本的殖民統治與經營下,台灣社會走上近代化發展之路,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亦隨之改變。 近年來,關於日本時代的研究越來越多,評價也更趨複雜。這不僅是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更連結到「歷史認識」、「歷史教育」的相關爭辯。特別是台灣民主化之後,悠關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
NT 380
作者|簡永彬, 高志尊, 林壽鎰, 徐佑驊, 吳奇浩, 連克, 郭立婷, 郭怡棻, 賴品蓉, 凌宗魁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26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 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
NT 450
作者:李瑞宗出版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出版日期:2022/12/01《再凝望-戰後太平山》一年前才出版。意思就是說李瑞宗老師在解讀及撰寫1945-1982年太平山伐木時期的故事後,將再次帶領讀者前往更久遠的太平山一窺究竟,因此以《原風景-日治太平山》新書讓我們對於太平山再凝望、欣賞、體會、理解後而感動。《原風景-日治太平山》是書寫1914-1945年期間的舊太平山故事,其中包含了檜木森林被發現、運材方式轉變及解析、綿佈山區軌道及索道路線的大解密、伐木區轉移新太平山的規模及方式等,透過李瑞宗老師過人的文史考究、爬梳、解讀、訪談功力外,他親自深入舊太平山區一一探究,把太平山過往林業..
NT 600
作者|戴寶村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1/01/14『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 ..
NT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