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實體課程

【已售罄】流動文史講座|臺灣鐵道百年演進
已結束
▍看見臺灣從鋪設第一條鐵路,到今日充斥高鐵、捷運、電氣化火車的過程! 從舊有的單線,到今日的雙線從過去的窄軌,至現今的拓寬接軌從昔日的平面鐵路,到今天地下化、高架化的立體鐵路 自 1888 年,臺灣歷史上第一台蒸汽火車「騰雲號」運抵本島起,短短一百多年內,這座島嶼的火車發展經歷了許多轉變。 19世紀末引進鐵路系統後,臺北至基隆的路程有了搭火車的新選項。到了日治時期,縱貫線、山線、海線等鐵道的興建,加速了這座島嶼現代化的腳步。糖業鐵道、阿里山林鐵及礦產鐵道,也大大改變了物資運送方式,以及人們的生活圈範圍。 時光飛逝,戰後至今,經歷產業轉..
NT 0
凝望風景—追尋太平山的開發與演變
已結束
太平山森林遊樂園區,蘊藏了百餘年的林業發展故事位於宜蘭大同鄉的太平山,憑藉環境優勢成為臺灣木材盛產的搖籃之地。日本總督府在五年理蕃計畫的實施下,逐步成為臺灣山林地區的主導者,並於1914年派遣人員進入山區調查,太平山的木材開採計畫也就此拉開序幕。伐木工程的啟動讓太平山逐漸活絡,運材交通系統在水運、臺車、鐵路及索道等不斷精進與完備的發展下,再加上豐沛的木材產量,讓太平山成為當時重要林場之一,與阿里山及八仙山並稱臺灣三大林產之盛名。1980年代隨著林業政策之轉型,太平山林場結束了長達67年的砍伐計畫,轉變成為寓教於樂的森林遊樂園區。本次講座邀請到李瑞宗教授,以其著作《再凝望:戰後太平山》及《原風景..
NT 0
台味開講 | 探尋台灣啤酒的文化起源
已結束
Brand: DRIVER
【探尋台灣啤酒的文化起源】#台味啤酒節 #台味開講台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喝啤酒?啤酒產業又如何開展的?是什麼形塑了台灣的啤酒文化?這有著金黃、琥珀色神秘飲品又有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呢?在19世紀時,隨著外國移民和殖民統治的到來,啤酒的製造與消費習慣開始在台灣傳播。早期的啤酒工廠和酒吧很快在台灣的主要城市興起,將當時的台灣帶入了新的時代。當時的啤酒文化融合了西方的釀酒技術與本地的飲食文化,開啟了台灣獨特的啤酒之旅。伴隨著鐵路發展逐漸完備,第一座啤酒廠—高砂麥酒廠,也在1919年於鐵道畔誕生(現為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而至今仍然在進行啤酒生產與製作的台北啤酒工廠,也成為見證歷史發展脈絡的「活..
NT 0
土地、遺跡和勞動者:搭上烏來台車到竹東林場耆老口述的生命之旅
已結束
日治初期,擁有豐厚植林背景的日本土倉家族為烏來地區的林業拉開了序幕。然而好景不常,在面臨財務危機的窘境下,土倉家族被迫中斷在臺的森林經營權,其土地開發權由總督府轉交三井合名會社接管。1921 年,三井合名會社極力進行森林開發計畫,除了引進大量人力進山工作,也鋪設台車道以完備木材運輸系統。時代更迭,隨著林業政策的轉變及烏來地區觀光產業的興起,台車在其中的角色有了變化,台車工人也連帶邁入產業轉型的步伐……本次講座邀請到烏來林業生活館設立前期烏來台車文史調查計劃主持人陳顏老師(以一年的時間與其團隊駐點烏來,進行林業和台車相關老照片蒐集、老工人口述等調查工作,連同經營管理顧問共五年餘),回溯烏來現地採..
NT 0
寫在森林法規前—林業歷史的開端
已結束
談起北臺灣地區的林業歷史,可追溯至泰雅族人過去的生活領地——大嵙崁流域。在淡水河上游的大嵙崁流域擁有豐富的山林資源,除了是早期原住民狩獵、採集的生活根基,也是不同時期,漢人、日本人等不同族群爭相開發的地區。如前山區域的樟腦,與後山區域的檜木、扁柏,不同政權時期於山林資源的取用,伴隨著無論積極或消極的治理方式,亦延伸許多的直接與間接的衝突,並在這片土地留下足跡。本次講座邀請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傅琪貽老師,帶大家一起回首過往這片山林曾經的故事,並探尋當今林業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又如何與歷史互相牽涉?——————————————————-講題:寫在森林法規前—林業歷史的開端講者:傅琪貽 / 台灣日本綜..
NT 0
山林的變動 — 臺灣山林百年紀
已結束
臺灣的山地佔了國土面積約七成,豐沛的自然資源不免是吸引歷代當權者駐足開發的原因之一。今日所見的山林樣貌,除了環境的自然變動,即匯集了不同政權時期所執行的山林政策所留下的痕跡,也透露出不同時代下人們對於山林及資源取用的價值觀念。本次講座邀請到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先生,以長年致力於推動環境保護的經歷,並藉其著作《台灣山林百年紀》為主軸,跟大家分享1912年至今臺灣山林的變動。究竟這百年間,臺灣山林發生了哪些事?又如何牽動當前的這片土地帶給我們的影響呢?————————————————————山林的變動——臺灣山林百年紀|活動資訊講者:李根政 /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活動日期:..
NT 0
巡迴短講|世界啤酒廠巡迴之旅-日本
已結束
Brand: Chic D'or
▍序言台北啤酒工場(建國啤酒廠)/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啤酒發源地,昔日東亞三大酒廠之一。該廠位於台北市的黃金地段,但近年來面臨都更議題。今年,中央政府介入,北科大校友積極協助,計畫將該廠區三分之一的土地歸還給國有財產署。內政部和北市府則計劃將這片土地轉變為文教用地,供北科大提出申請使用。▍酒廠的歷史和文化酒廠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傳統,與當地社區有緊密的聯繫,其文化價值深遠。台北啤酒工場因改為精釀工廠,相較臺灣菸酒其他酒廠而言,產量少而精。是否應該停產割地挪為他用?讓我們一同看看各地的案例吧!……✈ 巡迴短講第一站|日本日本各地都有酒廠,其中啤酒廠更是在明治大正年間-西方文化傳入時篡起,許多..
NT 300
記憶洄游-重憶泰雅軌跡之旅
已結束
跟著櫻花鉤吻鮭,一同追尋大甲溪流域泰雅族的生活軌跡。擁有國寶魚美譽的「櫻花鉤吻鮭」,早期竟然是大甲溪上游泰雅族原住民的盤中餐!回溯冰河時期,分布在環日本海的櫻鮭家族的鮭魚洄游範圍擴及至臺灣海域,甚至進入河川。然而在氣候、地貌與河川等自然變遷的影響下,逐漸演化成陸封型魚種,目前僅分布在大甲溪上游地區。18世紀初被日本學者大島正滿發現後,於1935年踏查七家灣溪對其深入調查,其也正是泰雅族居住地區之一。兩者皆在山林資源管制政策下,面臨了生活空間被壓縮的相似命運。本次講座邀請到《記憶洄游——泰雅在呼喚1935》作者馬紹‧阿紀,藉由櫻花鉤吻鮭的生活窘境,與讀者述說大甲溪流域泰雅族與其相似的命運。小說中..
NT 0
(已額滿)台味開講 | 沈默的新店黑金史-和美煤礦
已結束
Brand: Chic D'or
#台味開講#好評加開掀開新店的黑金面紗​新店與黑金的關聯怎麼出現的?結束煤礦產業後,何去何從?後代又如何保留與看待?和美煤礦,名稱來自於礦主林秀卿的家鄉— #彰化和美,從開採到運行,水陸並用,由新店渡運送再接著從萬新鐵路輸出至各地,不只彰顯了新店溪早期的航運價值,也具體見證新店河運煤的發展史,不過,最終因挖到新店溪河床引發河床塌陷,導致礦坑進水,因此收坑。隨著國際對文化遺產的意識抬頭,多年後的現在,在後人的努力下,和美煤礦於民國109年被登錄為新北市的歷史建築,由林務局管轄。本次講座特邀 #和美煤礦家族後代 #陳國超 講師與大家分享外公與和美煤礦的故事。..
NT 0
(已額滿)泰雅族與大嵙崁流域的百年紀事
已結束
「大嵙崁」是「大漢溪」的舊稱,豐沛的河水孕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也是北臺灣地區的泰雅族群重要的生活領域之一,在泰雅族語裡有著 #大水 的意思是。然而,歷經不同政權的轉移,面對不同的山林治理政策,或消極、或激進的過程中,亦衍伸了許多的故事與事件,對原住民的生活領域與傳統文化也有著不同的影響。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作家 Tumas·Hayan多馬斯·哈漾,以其長年研究原住民族文化的經歷,與田野紀錄改寫成的文學作品——《Tayal Balay 真正的人》為主軸,分享泰雅族人在大嵙崁流域上百年來的生活樣貌。究竟這百年間,泰雅文化的演變之路究竟如何?然而,不同世代的Tayal (泰雅族人)又如何看待與詮..
NT 0
(已額滿)流動文史系列講座| 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與辻利鋪
已結束
【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與辻利茶鋪】臺北歷史上第一間 #辻利茶鋪 ,就開在現在的重慶南路星巴克!說起日系茶飲品牌「辻利茶鋪」,許多人立刻會聯想到旗下的抹茶蛋糕和焙茶拿鐵。但是在一百年前,辻利茶鋪第一次來臺灣開分店的時候,賣的不是上面這些東西,而是主打宇治茶與臺灣產的 #烏龍茶 。 出生於日本京都 #宇治 的 #三好德三郎,是一位舉止特殊的名流茶商。因背負著宇治地區製茶世家的使命來到臺灣,三好德三郎除了推廣宇治茶,更戮力於臺灣烏龍茶的推廣與外銷,利用他靈活的社交手腕,企圖將「辻利茶鋪」出產的茶葉,打造成政商名流的飲茶首選。 在現今重慶南路星巴克買下第一間「辻利茶鋪臺北支店」後..
NT 0
(已額滿)流動文史講座|  三角湧銘茶:三峽茶產業文化尋根
已結束
【三角湧銘茶:三峽茶產業文化尋根】——————————————————只知道 #三峽 有藍染跟老街嗎?這裡還是臺灣茶產業的百年重鎮!——————————————————提及三峽的茶葉,你可能會想到龍井或碧螺春 等頂級綠茶。但這個地方不只是臺灣綠茶的重鎮,在兩百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它還孕育了多樣的製茶技術,從烏龍茶、包種茶、阿薩姆紅茶到綠茶、蜜香紅茶、白茶,可謂北臺灣老茶鄉!早在一百年前,臺北記憶倉庫從前的東家 —— 研發「日東紅茶」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 —— 就積極於臺灣山區種植茶葉。而位於新北市的三峽 ,就是他們生產茶葉的大本營之一。舊稱「三角湧」 的三峽,早自清代起就有種植茶葉的紀錄。日治..
NT 0
顯示 37 - 48 / 71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