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勝奕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7/05/05跳脫他者眼光的原住民視角,如何講述自己族群文化的故事?從《麻必浩的土地到哪裡去了?》、《彩虹的故事》、《走過千年》到《霧社‧川中島》,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如何呈現「原住民自身的影像觀點」? 1990年代中葉後,愈來愈多本身為原住民的導演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他們跳脫民族誌、人類學觀看他者的既定框架,讓原住民能以更具主動性的權力「述說自己」、「凝視自己」、「拍攝自己」的族群文化與歷史故事。 本書不在於討論艱澀的理論,而是聚焦於原住民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歷年作品中所呈現的「原..
NT 220
作者|下山一 (林光明)口述;下山操子 (林香蘭)/ 文字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1/07/01他的爸爸是日本警察,他的媽媽是泰雅公主,總督府是他倆的媒人…… 一個非典型「台灣家族」的顛沛流離史一則於時代洪流中尋找認同的真實傳奇一紙留落在歷史現場,平凡卻動人心魄的「在場證明」真真實實來自歷史現場的心跳與呼吸 貝克.道雷是泰雅族最大部落馬烈巴社的大公主,聰慧手巧,美麗賢淑,追求者絡繹不絕,但她非雅烏依.諾幹誰都不嫁,因為這個男子和她理念相同,即使受盡嘲笑,也不肯出草殺人。 下山治平是英姿俊發,雄才大略的日本青年,日本時代初期派任來台擔任軍警,..
NT 350
作者|白睿文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10/29第一本跨界討論、收錄中外學者及創作人對霧社事件研究的完整文集。本書試圖從不同的領域和視角來探索「霧社事件」在當代台灣的歷史地位。八十餘年以來,霧社事件的歷史意義一直不斷地被不同的政權來定義:日據時代,殖民政府用它來證明台灣原住民的「原始」和「野蠻」;國民黨時代,霧社事件被當做「抗日精神」的典範;民進黨時代,該事件和整個賽德克文化又用來強調台灣的「本土意識」和(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台灣身分」。這一路下來,有許多創作者用不同媒介和形式來探索「霧社事件」,包括文學、紀錄片、電影、兒童書、連環畫、詩歌、和音樂。這..
NT 599
作者|陳柔縉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6/10/06《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2016全新增訂版時代不專屬於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故事不計大小,都值得流傳。台灣的歷史不也該如此綴織而成!? 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廣告表示》以「物」著手,呈現日本時代台灣生活演變的縮影;本書則不追洋物,而看向報紙新聞細處。書中濃縮了台灣彼時的民心人情及各樣怪奇的趣聞,生動的描述中,富含人影、時間、地點與聲音、動作、感情,偶有動物串場,而每一個凝視的瞬間,無不是象徵時代印記的珍貴影格,同時引人動念,去追尋屬於個人的、家族的、家鄉的日本時代。..
NT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