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符合搜尋條件的商品
作者|田哲益 出版社|臺原 出版日期|1999/06/15 原住民文化在整個台灣社會現代化中遭逢激烈的文化變遷,也各自接受了近代化的洗禮,造成傳統生活面貌的喪失。近幾年來,教育部調整課程標準,在國中小的教學活動中,注入了更多的鄉土課程,學生得以明瞭生長地方的史地特色和社會資源:原住民族的生活多采多姿,文化別具特色,讓我們有幸在進一步認識中多加尊重和發揮彼此的關懷之情!..
NT 300
作者|黃光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12/03 長期受日本殖民與知識份子將西方文化崇尚化,被殖民的台灣人,是否錯亂了民族情結與自我認同? 你無法想像:• 為何有5千個台灣知識菁英要跑去日本扶植的滿州國,其中竟有1千個是醫生?• 為何抗戰勝利後,大後方竟比汪精衛政府統治的地區還落後,成為國民黨在大陸全面潰敗的主因之一?• 為何蔡英文執政後在琉球樹立的「台灣之碑」,是刻意扭曲歷史,是屈辱台灣的表現? 日本之覬覦台灣,為期甚早。日本軍國主義擴張路線擘劃藍圖,便已經將「北割滿洲之地,南收台灣、呂宋諸島」列為國家目..
NT 380
作者|布留川正博 譯者|張萍出版社|智富 出版日期|2021/06/02混沌的現身!海上的移動監獄歴史學家們共同揭開─大西洋上超過四百年、犠牲者達一千萬人的奴隸貿易全貌★臺大歷史系教授 楊肅献審定推薦★ 大航海時代來臨!跨國商機挑起了重商帝國拓展海外的欲望,企圖打造一條累積資本、獲取財富的黃金航道。 然而,市場交易的背後暗藏陰謀,支配殖民地、施行奴隸制、牟取暴利……有人因此變成奴隸制度下的犧牲者,甚至是海上亡魂。 奴隸們究竟被置於怎樣的境地?又是哪些人建立奴隸貿易與奴隸制度?讓我們從幽暗的船艙底部,重新審視近代史失落的一..
NT 360
作者|阮斐娜 原文作者|Faye Yuan Kleeman譯者|吳佩珍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0/09/24 融合文本批評、文化評論、後殖民理論,以及歷史、社會語言學等不同領域,對日台之間半世紀的文化遭遇做一客觀而中肯的評價。 《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展現了新穎的研究視野!作為日據時代至皇民化時期的日本∕台灣文學研究,《帝國的太陽下》試圖重新定義日本近代文學的範疇,擴大其想像空間及領域界線,試圖從複數觀點來重審日台殖民經驗的文學表現,以便建構一個整體性的透視全像而非僅限於某個種族或階層的局促點面。以及舉證..
NT 450
「拉流斗霸」(Llyung Topa)是大豹溪流域的泰雅語音,有「大豹共同體」的深刻意涵。這本書記載了一個看似毫無邏輯、卻意外發生了強烈關聯的行動過程:由「線」找「人」。第一部〈前線〉,記載了2016年到2020年之間,他探索北臺灣大豹社事件相關的隘勇線遺址的過程;第二部〈後裔〉,則是關於尋找百年前已「滅亡」的大豹社後裔之路。 新店三峽的大豹溪流域,過去曾經是泰雅族大豹社的聚居地,在理蕃政策下,日本統治者藉由「隘勇線」與現代化的戰爭技術,切割、殲滅山林裡的大豹社,隨後引進「三井合名會社」進行標準的資本主義式經營。事件過後,大豹社遺族遭受與「霧社事件」後賽德克族一樣的命運。 ..
NT 580